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

科研进展

双核Cu(I)分子电催化剂实现CO2生成高价值C3产品

发布时间:2025-06-03

    分子金属络合催化剂由于其灵活的分子设计,在CO2还原性能方面具有很高的可调性。然而,迄今为止所使用的分子催化剂几乎都是单核。C2+产物的合成需要还原至少两个邻近的CO2分子,然后在还原物种之间进行偶联。因此,多核分子催化剂一种极具潜力的电化学还原CO2产C2+产物的催化剂。但是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挑战,由于无法进行C-C偶联,一直无法合成高附加值的C3产品。

    2024年4月15日,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Keita Sekizawa教授和Naonari Sakamoto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分子催化剂设计,使用了带有溴(Br)桥接配体的铜(Cu)多核金属配合物,其配体具有大量π电子和稳健的活性位点,这种催化剂在低电位下表现出高选择性的CO2还原能力,主要产物为C3化合物,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高鲁棒性正丙醇(C3H7OH),且具有较高的产率。此外,该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多次循环后仍保持高催化活性。研究分析了C-C偶联反应机理,并通过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提出了在两个Cu中心之间形成C-C偶联的中间产物。基于这一发现的分子催化剂设计为开发生成多碳CO2还原产物的下一代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,双核铜(I)分子电催化剂为高效实现CO2向C3产物的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,并且为CO2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未来有望在工业化CO2转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
来源:Naonari Sakamoto*, Keita Sekizawa*, Soichi Shirai, et al., Dinuclear Cu(I) molecular electrocatalyst for CO2-to-C3 product conversion. Nature Catalysis, 2024, 7, 574-584 . DOI: 10.1038/s41929-024-01147-y

文:汤匀(情报中心)

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